年度规划及执行情况

来源:市城乡规划局
浏览人数:0
日期:2020-05-13 23:01

一、《日喀则市“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

(一)责任部门:市扶贫办

(二)内容解读:“十三五”时期,我市脱贫攻坚坚持以农区、牧区、农牧结合部、边境地区4个重点区域和11个重点贫困县(区)、68个重点贫困乡(镇)、391个重点贫困村(居)为重点,全面落实各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措施,坚持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坚持“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战略思想,坚持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凝聚人心、夯实基础的重要原则,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围绕我市“一市两区三地一前沿’功能定位,结合我市“6677”战略思路,坚持扶贫开发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坚持扶贫开发与灾后重建、城乡建设有机结合,坚持扶贫开发与产业培育协调联动,坚持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并重,坚持扶贫开发与社会保障有效衔接,整合资金,集中力量,按照“四个切实”、“六个精准”的要求,因地制宜、因村制宜、因户制宜、因人制宜,实施“九个一批”工程。至2020年,在国家现行标准下,实现全市4.24万户、16.96万贫困人口如期脱贫,18个贫困县(区)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7%以上,稳步实现“三不愁”“三有”“三保障”,让贫困人口享有更高质量的吃、穿、住、行、学、医、养保障,享有更加和谐的安居乐业环境,享有更加均衡的基础设施条件和基本公共服务,享有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享有更高的获得感和幸福指数。

 (三)年度计划:                                    

 1、人口脱贫任务计划:—2016年完成44419人脱贫任务;—2017年完成39900人脱贫任务;—2018年完成45488人脱贫任务;—2019年完成30518人脱贫任务;—2020年完成9283人脱贫任务。

 2、县(区)摘帽任务计划:—2016年亚东县率先摘帽;—2017年康马、白朗、吉隆、聂拉木、定结5县提前摘帽;—2018年昂仁、定日、岗巴、仁布、仲巴、桑珠孜6县(区)提前摘帽;—2019年谢通门、江孜、萨嘎、萨迦、拉孜、南木林6县提前摘帽;—2020年全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3、2017年度工作计划:一是聚焦两个目标。脱贫目标实现脱贫39900人。摘帽目标,实现白朗、康马、聂拉木、吉隆、定结5县摘帽。二是突出三个重点。突出易地搬迁。加快2016年易地搬迁工程收尾工作,争取2017年底全面完成17477户、71905人易地搬迁任务。突出产业开发。在继续推进2016年产业项目的基础上,全力推进2017年产业项目,力争完成投资不少于10亿元。突出政策兜底。突出教育、医疗救助、社会保障等政策兜底作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确保无生产能力的困难群众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上不掉队、不落伍。三是强化三个保障。强化政策支撑。突出易地搬迁、产业开发等重点工作,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强化组织推动。一是精准管理,推动日喀则市脱贫攻坚“一证两卡三图四手册”工程,二是加强督导,设立市脱贫攻坚专项巡查组,三是严肃责任。实行脱贫攻坚一把手责任制,层层传导压力,逐级落实责任。逐级签订脱贫责任书,立下脱贫军令状。强化教育引导。一是加强思想教育,二是巩固脱贫成果,三是完善考核机制。

 (四)规划执行情况:

 2016年,我市脱贫攻坚工作在上级部门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高度重视下,紧紧围绕“12569”工作思路,大力实施“九个一批”措施,举全市之力,集全民之智,攻坚克难,狠抓落实,有序有力推进全市脱贫攻坚工作,切实打响了我市脱贫攻坚工作第一战,为“十三五”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顺利完成脱贫攻坚各项工作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全市已脱贫44419人,完成了与自治区签订目标责任书的115%,亚东县达到脱贫摘帽标准。

 二、《日喀则市“十三五”农业综合开发规划》

 (一)责任部门:市扶贫办

 (二)内容解读:“十三五”时期,我市农业综合开发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贯彻“6677”工作思路,以“高标准农田、生态综合治理、产业化经营、科技进步”四大建设为着力点,严格执行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的政策规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全局,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实行田水路林山综合治理,努力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35.1万亩;积极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重点支持优质特色产品、优势主导产业、种植养殖基地建设;积极扶持龙头企业和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协会),延伸产业链条,增强竞争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努力建设完成产业化经营项目64个,其中种植、养殖类项目54个,农畜产品加工类项目9个,流通仓储设施类项目1个,农发项目产业化经营率达到70%以上;促进农牧业科技进步,加大科技推广力度,重点支持良种良法推广应用和农牧民培训,努力完成科技示范推广面积35.1万亩,培训农牧民群众3万人次;保护和改善高原农牧业生态环境,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努力完成生态综合治理面积34.4万亩,其中天然草场建设32万亩,人工种草2.4万亩。为振兴农业和农村经济、建设小康社会起到重要的牵动、示范和突破作用,为2020年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三)年度计划:

 “十三五”时期我市规划土地治理项目共60个,其中:2016年12个,2017年12个,2018年13个,2019个12个,2020个11个。产业化经营项目规划64个,其中:2016年计划安排3个,2017年计划安排16个,2018年计划安排16个,2019年计划安排16个,2020年计划安排13个。2017年,我市计划农业综合开发项目13个。国家级土地治理项目8个,涉及桑珠孜、江孜等8个县(区),治理面积为6.32万亩,其中:土地治理开发总规模为6.12万亩;生态治理面积为0.2万亩,全部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投资总额为15432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4974万元,项目区群众投劳折资458万元。产业化发展项目5个,计划总投资1170万元,其中:国家投资780万元,企业自筹390万元。

 (四)规划执行情况:

 2016年,我市农业综合开发共争取中央和自治区财政资金17380万元,建设项目12个,涉及桑珠孜区、白朗县等12个县(区)。项目总治理面积10.42万亩,其中:高标准农田建设治理面积6.22万亩,生态治理面积4.2万亩(仲巴县)。

 三、《日喀则市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

 (一)责任部门:市水利局

 (二)内容解读:日喀则市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安排357个项目,包括拟建项目和续建配套项目,十三五期间总投资189.01亿元,包括申请国家投资(330盘子)和抵押贷款(270盘子)两部分。其中:申请国家投资项目盘子共计176个,总投资131.68亿元,抵押贷款项目盘子共计187个,总投资57.33亿元。

 (三)年度计划:

 1、2017中央预算内项目:根据自治区发改委的2017年投资指标计划,我市2017年中央预算内项目共7个截至目前,已完成6个项目的前期工作,完成率86%;堆纳水库工程可研待审。

 2、2017中央财政项目: 根据自治区发改委2017年投资指标计划,我市2017年中央财政项目共22个。截至目前,已有13个项目完成概算批复,完成率60%;聂拉木县波曲河友谊桥段河道治理项目及4.25地震灾后重建亚东口岸(下段)防洪堤工程已完成初设审查;孜龙水库和吉塘水库2个项目完成可研审查;萨迦县雄玛乡雄玛曲堤防工程初设待审,拉孜县热曲河门朵村治理工程、桑珠孜区东嘎同热段防洪堤工程、岗巴县曲登尼玛寺亚热曲防洪工程、江孜县纳如通曲卡麦防洪工程正在编制报告。

 3、贷款项目前期进展: 2017年第一季度抵押补充贷款项目共计41个,目前已完成16个项目的概算批复,完成率40%,待概批的12个,完成可研审查的10个,初设待审的2个,正在编制报告的1个。

 (四)规划执行情况:

 日喀则市水利改革申请国家投资项目(330盘子)盘子中需要我们开展前期工作的是151个(除水文分局19个,3个重点项目和1个灌溉式试验站项目,1个拉洛水利枢纽以及日喀则市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其中64个项目获得概算批复,待概算批复的有22个项目,待可研批复的有8个项目,初设待审的有3个项目,可研待审的有17个项目,其余37个正在开展前期工作。

 四、《日喀则市“十三五”时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规划》

 (一)责任部门:市人社局

 (二)内容解读:本规划根据《西藏自治区“十三五”时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规划》和《日喀则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本规划主要阐明“十三五”时期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基础、面临形势、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等内容,是指导未来五年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重要文件,也是制定未来五年部门年度计划的重要依据。

 (三)年度计划:

 计划于2017年6月中旬组织召开“双创”工作启动大会暨日喀则市“双创”活动周。制定全市推进创业创新宣传方案,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按照“七个精准”要求,扎实开展我市未就业大学生(中职生)就业动态清零行动。统筹推进我市全民参保登记工作。包县督导18县(区)开展入户调查登记工作,主要包括《西藏自治区全民参保登记表》,身份证与户口本拍摄情况,《调查登记模版表》录入情况与信息比对情况。制作整改台帐,限期整改。七月底,市、县两级成立联合督导办公室,由市、县人社部门抽调人员,对全民参保登记进行评估排名。

 (四)规划执行情况:

 结合各县区2016年结余资金情况,合理分配2017年第一批精准扶贫转移就业资金2071.47万元,建立了“四审核”的资金拨付制度;前往9个县区开展精准扶贫“三送”下乡活动,技能培训政策宣传,6800余名群众和乡村干部参加宣传活动。上半年,共举办45期农牧民技能培训,对4929 名学员开展培训。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员1898人,已结业768人,培训后就业593人。预计农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 125857人次,输出人数91644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员1771人),实现劳务收入4.92亿元。城镇新增就业498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6%以内,职业技能鉴定1301人,鉴定合格1248人,鉴定合格率95.9%,职业指导6320人,职业介绍5666人,介绍成功2725人。上半年,参保住院人员432人次,待遇支付537万元,门诊特殊病报销109人次,待遇支付38.52万元。完成68家企业上半年征收核定工作,征收养老金3330.49万元,4368人,医疗保险金659.41万元,9136人。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医疗费结算5454万元。完成18个县区和市直各机关事业单位及企业离退休人员调资的审核工作,审核调资单位共计1008家,共计8812人。完成上半年新建企业退休人员过渡期福利金月人均 60元的发放工作,涉及企业退休职工1855人。做好全市“4045”人员退休审批工作,审批通过14家企业156名职工退休,于今年6月份起领取养老金待遇。同时,审核和计算23名去世退休人员一次性丧葬抚恤和清退的个人账户,共计159.91万元。我市工伤保险统筹单位115家,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7754人,核定缴费金额88.68万元,支付 38名工伤(亡)职工待遇193.7万元。生育保险统筹单位115家,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7022人,核定缴费金额117.15万元,支付共152名生育职工支付待遇266万元,失业保险统筹115家,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5931人,核定缴费金额148.71万元。

 五、《日喀则市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

 (一)责任部门:市安监局

 (二)内容解读: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强化安全生产工作的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关于安全生产系列重要批示指示精神,按照国家安监总局《关于做好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的要求,根据日喀则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日喀则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日喀则市安全监督管理局编制了《日喀则市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对2016年至2020年日喀则市安全生产工作作规划部署。我市安全生产现状及面临的安全生产形势进行深入梳理和总结。一方面客观总结我市安全生产“十二五”期间做出的努力和取得成效;另一方面深入细致的分析我市安全生产工作在“十三五”期间将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其中梳理出全市安全基础薄弱、安全生产监管体系机制需进一步健全、部分地方和企业安全生产“红线”意识不强、高危行业从业人员素质不高、非传统高危行业安全风险凸显及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带来的新问题新矛盾等七个方面的问题。

 《规划》提出,在“十三五”期间,日喀则市将继续保持各类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双下降”的态势。

 《规划》强调,力争至2020年,日喀则市基本形成规范的安全生产法制秩序,进一步提高安全监管执法能力、技术支撑能力和事故应急处置能力,实现安全监管由事后查处向事前防范转变,有传统经验型向现代化管理型转变,各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状况全面改善,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得到有效落实,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基本形成,推动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为努力完成以上目标任务,切实推进日喀则市安全生产各项工作科学有序开展,《规划》从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安全生产法治建设、重点行业领域监管、技术支撑、应急救援管理、宣教培训、职业卫生七大方面着手,提出七大战略性举措,确保日喀则市安全生产取得实效。

 (三)年度计划:

 1、加大以道路交通安全为主的综合监管力度。继续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市三级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及市维稳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夏季旅游旺季和重点节日特点,切实加大以道路交通领域安全为主的综合督查力度,确保全市公共安全领域的稳定。

 2、继续开展“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人员密集场所”等重点行业领域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市安委会办公室将于下半年组织开展多次针对性强、目标任务明确、对象范围具体的巡查和联合大检查,极力推动我市各行业领域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确保日喀则市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得到严格落实,

 3、深化全市危险化学品综合治理工作。严格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委会、自治区安委会对安全生产工作安排部署,按照《日喀则市危险化学品综合治理方案》文件要求,大力督促指导各县(区)危险化学品综合治理工作开展,严格按照《方案》工作进程落实工作任务,并及时汇总整理上报。

 4、加大职业卫生健康安全监管力度.针对我市职业卫生健康安全监管工作的实际,大力开展职业卫生健康安全监管宣传活动。采取媒体、报刊、微信、微博多种形式,进行职业卫生知识普及教育和职业病防治宣传。加大职业卫生健康安全监管力度,增强我市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健康安全监管防治工作观念,提高劳动者职业健康意识、保护意识和行使职业卫生保护权利的能力。同时要曝光职业卫生健康安全危害的典型事故案例和违法违规行为,在全市范围营造职业卫生健康安全监管工作良好氛围。

 5、进一步加大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力度。进一步加大安全生产政策法规宣传力度,加强重点人群持证上岗培训,推进企业从业人员职业病培训制度化、常态化,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为抓手,开展“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西藏行”、安全生产“八进”系列活动,在全市范围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宣传氛围,从思想认识层面、知识技能水平层面,进一步提高全民安全素质。

 6、严格目标考核与责任追究。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安全生产工作绩效评价考核体系,并将考核结果作为评价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的重要内容。完善地方各级政府领导干部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责任制,认真落实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度,进一步健全完善约谈、通报和考核奖惩制度。

 (四)规划执行情况:

 上半年以来,市安委会办公室在自治区安委会办公室细心指导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严格遵照《安全生产法》、《事故报告及调查处理条例》、《西藏自治区安全生产条例》等法律法规,积极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执法的通知》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危险化学品综合治理方案的通知》等文件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区党委、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召开的系列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及文件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领导同志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一系列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牢固坚守安全生产这条红线,扎实推进安全生产“三个必须”及“三同时”的落实,推动安全生产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逐步完善,强化隐患排查治理,积极推进应急救援管理体系建设,确保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落到实处,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积极预防一般事故的发生。截止5月底,我市共发生事故26起,死亡8人,受伤22人,经济损失70.071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2016年共发生事故19起,死亡10人,受伤29人,经济损失8.205万元)事故起数上升36.84%,死亡人数下降20%,受伤人数下降24.14%,经济损失上升100%。

 六、《日喀则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

 (一)责任部门:市城乡规划局

 (二)内容解读:随着日喀则市撤地建市、拉日铁路通车、吉隆口岸通关开放等新形势,日喀则发展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为紧扣当前发展实际指导日喀则市城市建设和发展,协调城乡空间,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乡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制定《日喀则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日喀则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坚持五大发展理念,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尊重城市发展规律,坚持集约和节约利用资源,实现城市规划作为政府调控城市空间资源作用。同时本着“以人文本、保障生态、保护文化、保持特色、城乡统筹、多规融合、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原则,对日喀则未来20年左右,市域、城市规划区、城市集中建设区三个空间层次范围进行规划。

 (三)年度计划:

 本次规划期限为2016-2035年,其中:

 1、经济发展目标

 近期(2020年):实现全市生产总值翻一番,突破300亿元,年均GDP增速达到14%,三产比例为11:43:46。

 中期(2030年):全市生产总值突破800亿元,年均GDP增速达到10%,三产比例为7:38:55。

 远期(2035 年):全市生产总值突破1100 亿元,年均GDP增速8%,三产比例6:34:60。

 2、城市建设用地规模

 近期(2020年):33平方公里;

 中期(2030年):50平方公里;

 远期(2035年):56平方公里。

 3、城市集中建设区人口规模

 近期(2020年):15万人;

 中期(2030年),25万人;

 远期(2035年),35万人。

 (四)执行情况:

 2016年12月28日《日喀则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通过了日喀则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

 2017年4月12日,自治区住建厅评审《日喀则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送审稿)

 2017年5月10日,报送《日喀则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送审稿)进行复审。

 2017年6月,报送《日喀则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送审稿)进行复审。                          

 2017年8月,报送自治区建筑风貌、生态园林、土地利用、水资源利用和文物保护5个专业委员会并通过了审查。

 2017年11月3日,《日喀则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通过了西藏自治区规划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