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第一部分日喀则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室概况
一、主要职责
二、部门机构设置
三、部门预算构成
第二部分2025年部门预算表
第三部分2025年部门预算情况说明
一、部门预算收支增减变化情况
二、“三公”经费安排情况
三、机关运行经费安排情况
四、政府采购情况
五、国有资产占有使用情况
六、项目绩效目标情况
七、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第四部分名词解释
第一部分日喀则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室概况
一、主要职能
日喀则市人大机关负责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人大工作的方针政策及自治区党委工作要求、市委具体安排,把坚持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落实到履行职责过程中,聚焦“四件大事”聚力“四个创建”,围绕建设区域副中心城市和面向南亚开放的中心城市,依法履行人大职能,提升立法质量、增强监督实效、服务代表履职、凝聚共识力量。办公室及工作委员会主要职责是:
(一)办公室。负责市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常委会会议、主任会议的会务工作。负责办理市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工作事项。承办市人大常委会交办的立法、监督、决定、任免、代表工作任务。负责机关日常工作的综合协调,为市人大常委会依法履职发挥参谋助手作用。
办公室设下列正科级内设机构:
1.综合科(人事科)。负责机关日常运转工作,承担综合协调、安全、信访等工作。负责机关党组会议、秘书长办公会议、机关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及机关各类会议会务工作。组织制定机关管理有关制度。负责机关及所属事业单位干部人事、工资福利、教育培训、人才队伍、离退休人员服务管理和党群等工作。负责机关及所属事业单位预决算、财务收支、会计核算、基建、办公用品采购、资产管理等工作。负责办公室、机关党组印章管理工作。
2.秘书科(督查科)。负责市人大及其常委会重要文件、综合性文稿以及领导讲话稿等文字起草工作。负责市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文件汇编、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公报编辑工作。负责市人大年鉴、《人大志》资料收集整理工作。负责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的公文拟办工作。负责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会议、常委会会议、主任会议等有关会议的会务工作。组织和开展理论研究、综合调研,为市人大常委会决策提供参考信息和对策建议。负责承办由市人大常委会讨论决定的人事任免事项。承担机关文电机要、信息、档案、保密、督查工作。负责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市人大常委会印章管理工作。
(二)法制工作委员会。受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委托,起草有关地方性法规方面的议案草案。负责编制市人大常委会五年立法规划和年度立法计划。为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地方性法规草案服务。负责对市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提出的有关地方性法规方面问题的询问进行研究、予以答复,同时报市人大常委会备案。研究、处理并答复市人大代表提出的有关立法工作的建议、批评和意见。开展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开展地方性法规清理、立法评估工作。负责统筹管理市人大常委会立法工作联系点。
下设办公室,为正科级。负责法制工作委员会在立法、备案审查等方面的具体工作和党务、日常事务等,为法制工作委员会依法履职提供服务保障。
(三)预算工作委员会。负责协助市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承担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审查预算决算、审查预算调整方案和监督预算执行方面的具体工作。加强全口径审查和全过程监管,强化对重要财税政策、重点专项资金、重大投资项目、转移支付、政府债务、预算绩效等的审查监督。承担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监督、审计查出突出问题整改情况跟踪监督方面的具体工作,健全全口径、全覆盖的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制度。承担预算、国有资产联网监督方面的具体工作。负责统筹管理市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联系点。
下设办公室,为正科级。负责预算工作委员会在监督方面的具体工作和党务、日常事务等,为预算工作委员会依法履职提供服务保障。
(四)代表工作委员会。加强代表工作能力建设,引导代表致力于“四个创建”“四个走在前列”、建设区域副中心城市和面向南亚开放的中心城市依法履职。负责市人大代表名额分配、资格审查、联络服务有关工作。负责代表集中视察、专题调研、联系群众有关制度制定和指导协调工作。承担在日喀则市的自治区人大代表和市人大代表的选举、辞职、罢免等工作,指导县区、乡(镇)人民代表大会换届选举工作。负责市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工作的统筹管理。组织办理市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市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工作。负责市人大代表履职的监督管理和代表履职经费的使用管理。负责统筹管理代表工作“家站点组”的建设。负责市人大代表学习培训的统筹规划和管理。指导县区人大代表工作。负责对代表工作方面相关法律法规执行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提出意见建议。承担市人大常委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的具体工作。
下设办公室(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办公室),为正科级。负责代表工作委员会在代表服务保障等方面的具体工作和党务、日常事务等,为代表工作委员会依法履职提供服务保障。
二、部门(单位)机构设置情况
日喀则市人大常委会设1个正县级办事机构和3个正县级工作机构,即:办公室和法制工作委员会、预算工作委员会、代表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下设2个正科级内设机构,即:综合科(人事科)、秘书科(督查科);法制工作委员会、预算工作委员会和代表工作委员会各下设1各正科级内设机构(办公室)。
三、部门预算构成
本单位无下属单位。
第二部分2025年部门预算表
表格详见附件。
第三部分2025年部门预算情况说明
一、部门预算收支增减变化情况
2025年日喀则市人大办收入预算2643.88万元,比上年增加365.59万元,增长14%,主要原因是:增加代表误工补贴,代表活动经费,法律顾问及人员经费等资金;
支出预算2643.88万元,比上年增加365.59万元,增长14%,主要原因是:增加代表误工补贴,代表活动经费,法律顾问及人员经费等资金。
二、“三公”经费安排情况
2025年人大办财政拨款安排“三公”经费2万元,比上年减少0万元,下降0%,主要原因是:厉行节约过紧日子,压减“三公”经费。其中:因公出国(境)0万元,比上年减少0万元,下降0%,主要原因是:本单位无产生因公出国(境)费用;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0万元(公务用车购置费0万元,比上年减少0万元;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0万元,比上年减少0万元。)比上年减少0万元,下降0%,主要原因是:本单位无产生相关费用因机关事务管理局统一管理;公务接待费2万元,比上年减少0万元,下降0%,主要原因是:本单位相关费用因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统一管理。
三、机关运行经费安排情况
2025年,本单位机关运行经费安排169.38万元,其中办公费36.81万元、印刷费10万元、手续费0.2万元、水费15万元、电费20万元、邮电费8万元、物业管理费0.2万元、差旅费10万元、公务接待费2万元、劳务费1万元、福利费0.32万元、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39万元、工会经费26.85万元。
四、政府采购情况
2025年本单位政府采购安排0万元。
五、国有资产占有使用情况
截至2025年1月20日,本部门固定资产构成情况为:房屋6020平方米,车辆11辆,单价在50万元以上通用设备……台(套),单价在100万元以上专用设备……台(套)。本年度拟购置固定资产……万元,主要是:购买办公设备。
六、项目绩效目标情况
2025年,实行绩效目标管理项目6个,资金388.03万元,实现项目支出绩效目标管理全覆盖。其中本部门重点项目绩效目标情况如下:
重点项目 | 预算数(单位:万元) | 年度绩效目标 |
综合业务经费 | 330.28 | 330.28 |
机关事业单位 党建经费 | 25.1 | 25.1 |
人大代表活动经费 | 15.85 | 15.85 |
七、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本单位无政府债务。
第四部分 名词解释
一、财政拨款收入:指预算单位从本级财政部门取得的财政预算资金收入。
二、事业收入:指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辅助活动所取得的收入。
三、经营收入:指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
四、其他收入:指除上述“财政拨款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等以外的收入。主要是非本级财政拨款、存款利息收入、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出租收入等。
五、上年结转:指以前年度安排、结转到本年仍按原规定用途继续使用的资金。
六、用事业基金弥补收支差额:指事业单位在用当年的“财政拨款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其他收入”不足以安排当年支出的情况下,使用以前年度积累的事业基金(事业单位当年收支相抵后按国家规定提取、用于弥补以后年度收支差额的基金)弥补本年度收支缺口的资金。
七、基本支出:指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人员支出和公用支出。
八、项目支出:指在基本支出之外为完成特定行政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所发生的支出。
九、经营支出:指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发生的支出。
十、行政经费(机关运行经费):指用于维持行政(参公)单位机构运行的经费。具体包括:办公费、印刷费、水费、电费、邮电费、取暖费、物业管理费、差旅费、因公出国(境)费用、维修(护)费、租赁费、会议费、培训费、公务接待费、专用材料费、被装购置费、福利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其他交通费用、医疗费补助、办公设备购置、专用设备购置、信息网络及软件购置更新、公务用车购置、其他交通工具购置经济科目对应的预算资金。
十一、“三公”经费:是指部门(单位)使用财政拨款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和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反映公务出国(境)的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费、公杂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费反映公务用车购置支出(含车辆购置税、牌照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反映公务用车燃料费、维修费、保险费等支出;公务接待费反映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费用。
十二、重点项目: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重大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的项目,覆盖面广、影响力大、社会关注度高、实施期长的项目,或与本部门职能职责密切相关的项目或预算安排支出相对较大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