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喀则市本级2022年收支预算

来源:市财政局
浏览人数:0
日期:2022-11-21 11:44



西藏日喀则市二○二二年收支预算

安排情况说明

 

根据《预算法》《预算法实施条例》的规定和要求,以及自治区财政厅提前告知的2022年转移支付预算指标,结合日喀则市实际,参照自治区2021年度提前告知财力规模及年中均衡性转移支付规模,编制完成了2022年日喀则市收支预算,现将编制情况说明如下:

一、指导思想

2022年日喀则市收支预算安排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西藏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落实党委、政府决策部署,落实《预算法》《预算法实施条例》以及改革完善预算管理制度意见要求,以迎接服务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为主线,坚持稳中求进、进中求好、补齐短板的工作总基调,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深化财税改革,贯彻落实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坚持调整优化支出结构,以要素和设施建设为支撑,以制度机制为保障,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锚定“四件大事”“四个确保”,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着力推进“四个创建”、努力做到“四个走在最前列”,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推动日喀则市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

二、编制原则

(一)以人民为中心,确保民生资金保障。坚持“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的前提下,加强对科技攻关、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生态环保、国防等资金保障。

(二)统筹兼顾,量力而行。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加强财政资源统筹,集中力量办大事,坚决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加强财政资源统筹,有保有压、突出重点,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科学合理编制好预算,切实保障党委政府决策部署落实。

(三)深化改革,突出绩效。深入推进“2+1”预算管理改革,强化预算编制、审核、支出和绩效管理,推进绩效结果与预算安排有机衔接,全面提升财政管理水平。严肃财经纪律,严格绩效约束,对绩效评估不合格、预算执行效果差的项目,压减、取消或收回预算安排。

(四)下沉财力,防范风险。大幅度提高对县区特别是一般性转移支付告知规模,2022年年初告知各县区转移支付资金177.58亿元,较2021年120.7万元下达力度增长43.94%。加强政府债务管理,稳妥化解隐性债务。

三、财力调整情况

结合自治区财力口径和规模,对2022年日喀则市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情况进行调整,具体调整情况如下:

(一)一般公共预算调整。

1.全市调整情况。全市一般公共预算财力调整为384亿元,较预算数300.55亿元增加83.8亿元,增长28%,

2.市本级调整情况。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财力调整为128.01亿元,较预算数135.07亿元减少7.06亿元,下降5%。

3.调整主要原因。从调整情况上看,一般公共预算中上级补助收入、上年结转收入和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调整幅度较大,其中:上级补助收入增加,预算草案编制时自治区提前告知资金未下达完毕,现根据自治区提前告知确定数据,相应调整财力情况;上年结转收入增加,调整较大原因为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国发〔2021〕5号)要求,市县两级财政国库集中支付结余不再按权责发生制列支所致;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增加,调整幅度大是各级政府收入无法满足支出需求时,加大动用稳定调节基金力度,说明财政收支矛盾日益突出。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调整。

1.全市调整情况。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财力调整为13.43亿元,较预算数7.39亿元增加6.03亿元,增长82%。

2.市本级调整情况。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总财力调整为9.78亿元,较预算数5.12亿元增加4.66亿元,增长91%。

3.调整主要原因。从调整情况看,政府性基金预算调整幅度较大的主要为本级收入、补助收入和上年结转收入,其中:本级收入增加,主要是考虑债券还本付息所致;补助收入增加,是由于预算草案编制时自治区提前告知资金尚未完全到位所致;上年结转收入增加,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国发〔2021〕5号)要求,市县两级财政国库集中支付结余不再按权责发生制列支所致。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整。

根据国资委报送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情况,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总财力调整为5425万元,较预算数5257万元增加168万元,增长3%。主要是对上级补助收入和上年结转收入进行调整,调整后实现收支平衡。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编制情况。

编制2022年预算时,由于自治区社保基金预算编制工作尚未完成,我市2022年预算草案中未编制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结合自治区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情况,我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总财力为35.03亿元,滚存结余75.48亿元。

四、财力安排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安排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情况

(1)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总财力安排情况:2022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总财力安排3,843,043万元(财力安排情况数据均取整),同比增长57%。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6,152万元;上级补助收入3,696,891万元(其中:返还性收入14,980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2,419,413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28,465万元);上年结转1,073,181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58,209万元;调入资金1,997万元。

(2)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总财力安排情况:2022年,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总财力安排1,280,058万元,同比增长16.4%,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4,043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226,015万元(其中:返还性收入4,372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654,250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15,951万元);上年结转434,092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15,353万元;调入资金1,997万元。

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情况

(1)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情况:2022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3,843,043万元,同比增长57.42%(与上年调整数对比,以下数据均此口径)。按功能科目划分:一般公共服务支出632,025万元;外交支出2,110万元;国防支出2,463万元;公共安全支出213,827万元;教育支出660,750万元;科学技术支出11,181万元;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75,845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71,245万元;卫生健康支出285,828万元;节能环保支出53,034万元;城乡社区支出142,150万元;农林水支出997,655万元;交通运输支出63,390万元;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支出8,149万元;商业服务业等支出4,085万元;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13,165万元;住房保障支出101,890万元;粮油物资储备支出5,583万元;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26,886万元;预备费61,647万元;其他支出201,739万元;转移性支出690万元;债务付息支出7,517万元;债务发行费用支出189万元。

(2)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情况:2022年,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1,280,058万元,同比增长16.4%。按功能科目划分: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32,548万元;外交支出1,015万元;国防支出75万元;公共安全支出58,441万元;教育支出150,359万元;科学技术支出7,606万元;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41,671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7,248万元;卫生健康支出97,882万元;节能环保支出19,640万元;城乡社区支出76,052万元;农林水支出340,498万元;交通运输支出24,823万元;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支出6,711万元;商业服务业等支出3,871万元;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2,874万元;住房保障支出29,531万元;粮油物资储备支出1,482万元;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11,896万元;预备费37,000万元;其他支出163,646万元;债务付息支出5,000万元;债务发行费用支出189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情况

1.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情况

2022年,全市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总财力安排134,254万元,同比增长303%。其中:国有土地收益基金收入940万元;农业土地开发资金收入350万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40,894万元;专项债券对应项目专项收入10,404万元;上级补助收入3,700万元;上年结转77,966万元。

2022年,市本级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总财力安排97,770万元,同比增长242%。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26,175万元;专项债券对应项目专项收入8,15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2,315万元;上年结转61,130万元。

2.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安排情况

2022年,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安排134,254万元,同比增长303%。其中: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9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06万元;城乡社区支出56,923万元;农林水支出196万元;其他支出65,670万元;债务付息支出10,254万元;债务发行费用支出150万元;调出资金646万元。

2022年,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安排97,770万元,同比增长242%。其中: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9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9万元;城乡社区支出33,533万元;其他支出56,029万元;债务付息支出8,000万元;债务发行费用支出150万元。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情况

1.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情况

2022年,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总财力安排5523万元(由于数据取舍导致总数与明细合计有误差),同比增长33%。其中:利润收入4992万元;上级补助收10万元;上年结余收入520万元。(县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体量较小,主要为市本级收支,此处不单独体现市本级收支)

2.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情况

2022年,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安排5523万元,同比增长33%。其中: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及改革成本支出22万元;国有企业资本金注入2788万元;其他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629万元;调出资金1997万元。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编制情况。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为350,294万元,支出270,914万元,本年收支结余79,380万元,滚存结余754,817万元。

五、扎实做好2022年财政改革发展工作

(一)严格贯彻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

坚持预算法定,认真落实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严格执行人大批准的预算,强化预算约束。增强政府预算收支完整性,加强部门和单位各项收支管理,提升财政资源统筹能力。推进预算支出标准体系建设,加快建立不同行业、不同地区、分类分档的项目支出标准体系。实施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健全项目预算分年安排机制,建立健全预算资金动态收回机制。

(二)深入推进绩效预算、零基预算、预算管理一体化“2+1”财政管理改革。

1.推动预算绩效管理提质增效。推动形成财政、审计、用钱单位多方联动、“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绩效管理机制。强化源头管理,提升绩效目标质量。创新评价方式方法,加强绩效外部评价。加大重大财政政策事前评估、事中监控、事后评价,加强预算安排与绩效结果的有效衔接机制。加大绩效信息公开力度。

2.加强零基预算理念运用。以项目库为基础改进预算编制,按照轻重缓急做实做细项目储备、评估现有支出政策,清理退出到期和不符合条件的项目,严控新增项目。严禁自行出台增支政策,严禁出台溯及以前年度的增支政策。坚持政府过紧日子,进一步压减一般性支出和非急需、非刚性支出,节约资金统筹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

3.全面推行预算管理一体化。以预算管理一体化业务规范为引领,以系统为载体,将财政业务管理要求融入系统,降低人为失误,实现预算管理、上下级财政、政府和部门单位预算“三个贯通”。

(三)防范化解政府隐性债务风险。

坚决遏制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加强部门信息共享和协同监管,强化预算约束和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始终保持监管高压态势,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按照党委、政府决策部署,研究完善防范化解隐性债务风险长效机制。对违法违规举债融资的严肃追责问责,以强有力问责形成震慑。认真落实《关于加强地方人大对政府债务审查监督的意见》,自觉接受人大全口径审查和全过程监管。

(四)主动接受和积极配合预算审查监督。

贯彻落实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关预算决议和审查意见,及时报告财税改革和财政重点工作进展,持续加强和改进财政预算管理。认真整改审计查出的问题,及时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和制度办法。实施审计查出问题与预算安排挂钩机制。打造“阳光财政”,扩大公开范围,全面推进部门所属单位预算公开。


附件:2022年财政预算收支表.x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