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和市委、市政府有力推动下,日喀则市垃圾分类工作有序推进,厨余垃圾堆肥利用走向田间、回收类垃圾压缩打包利用、有害垃圾集中暂存、其他垃圾碾压填埋。仅厨余垃圾和资源类垃圾两项,每年减少填埋垃圾约2.5万吨。
一、强化氛围营造,培养群众垃圾分类的生活习惯
垃圾分类宣传有阵地。投资190万元在公园内建设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基地,全市已有423家单位、企业、学校和15个社区1个街道办事处及群众前往教育基地学习参观,宣传培训达1万余人次。
机关社区示范有实效。发挥机关单位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把垃圾分类纳入支部活动、志愿服务和生活工作习惯中,营造垃圾分类“人人有责、人人参与”的氛围;发挥社区组织中“党员+网格员”双联户作用,组织营造双联户、组长、成员联动的参与氛围。
社会面宣传丰富多样。开展社区入户宣传7500余次;在市区主要路段、公园、广场张贴垃圾分类宣传海报220余张,投放LED宣传视频;发放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手册、垃圾分类操作指导手册(藏汉双语版)、《日喀则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14780余份;发放纸盒、购物袋、围裙、白色塑料垃圾袋和黑色垃圾袋等带“四分类”标识宣传包3.74万份,实现垃圾分类社区、学校、机关单位宣传全覆盖,群众知晓率达97.1%。
二、加大设施建设,让分类垃圾出门有出口
开展垃圾分类积分兑换超市,总投资43.9万元新建4个积分兑换超市,目前超市的主体结构已完成建设,积分兑换商品采购完成,计划4月中旬能投入使用,用小实惠引导群众参与分类垃圾。
着力解决社区、机关、景区“四分类”垃圾桶基本全覆盖,让分类垃圾在人员密集区出门有出口。全市共投放“四分类”垃圾桶15225个,投放亭/箱333组,今年新投放“两分类”果皮箱175个,实现了所有公共机构、社区、小区、扎寺景区及经开区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设施全覆盖。
全市共有垃圾运营车辆43辆,其中厨余垃圾运营车辆10辆,其他垃圾运营车辆30辆,可回收物运营车辆2辆,有害垃圾运营车辆1辆。
对照《日喀则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规范收缴垃圾处置费用,针对仍未配备设施的餐饮企业及部门予以处罚,累计收缴生活垃圾处置费1549.1万元、建筑垃圾处置费30.6万元。
三、引导垃圾分类,每年约2.5万吨的分类垃圾再利用
厨余垃圾通过10辆专用车定时定点收运,运至厨余垃圾处置中心,日平均处理量约18吨,实现了日产日清。厨余垃圾处置中心当前由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监管;回收类垃圾通过“四分类”垃圾桶分拣和垃圾车集中收运后分拣,通过全市20余家废品回收企业的分拣,每日分拣可回收物约51.37吨,包括废纸板、金属包装、废旧金属线缆等。厨余垃圾和回收垃圾两项每年减少垃圾约2.5万吨。有害垃圾现暂由各单位、社区小区暂存,待有害垃圾暂存间启用后,由外包公司配备有害垃圾专运车统一收运至暂存间暂存。其他垃圾由专业公司每日定时用密闭专车运输至多林生活垃圾填埋场卫生填埋,日处理量约210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