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关注微信公众号

智能问答

日喀则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意见

索引号: 542300000/2023-8519

发布机构: 日喀则市人民政府

公开目录: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日政发〔2018〕43号

成文日期: 2018-11-28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

为深度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提升全市对内对外开放合作水平,根据《关于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深入推进新时代“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导意见》《西藏自治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意见》要求,结合日喀则实际,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边稳藏的重要论述和加强民族团结、建设美丽西藏的重要指示以及给隆子县玉麦乡群众的回信精神,按照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和区党委九届三次全会的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紧紧围绕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主要矛盾、西藏各族人民同以达赖集团为代表的分裂势力之间的特殊矛盾,把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作为着眼点和着力点,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依托内地、面向南亚”的区位优势,以加快改革开放、促进市场要素流动为途径,夯实对内合作基础,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推进与周边国家边境贸易和旅游文化交流合作,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

(二)基本原则

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坚决破除体制机制弊端,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改善发展环境,以新思路、新体制、新机制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发展活力。

市场运作,政府引导。遵循国际通行规则,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以及企业的主体作用,更好发挥政府宏观谋划、政策支持和指导服务作用。

改革创新,扩大开放。以“一带一路”建设推动重点领域深化改革,坚持以对外开放带动对内合作,以对内合作支持对外开放,夯实面向南亚开放重要通道的发展基础。

务实合作,互利共赢。以更加开放灵活的政策,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不断提升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层次,拓展合作新领域,促进区域共同发展繁荣。

(三)发展目标

近期目标。到2020年,对内对外合作开放布局进一步优化,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进一步提高,产业支撑功能进一步增强,基本建成面向南亚开放重要通道的物流节点。重点建设吉隆口岸,科学恢复樟木口岸货运通道,积极恢复亚东口岸,加快发展日屋—陈塘、里孜口岸,开放布局、贸易结构不断优化,通关效率全面提升。加快建设拉萨至日喀则机场高等级公路、G219沿边横向通道以及定日支线机场,基本建成藏中电网与阿里联网工程,加快日喀则至亚东口岸、日喀则至吉隆(樟木)口岸铁路、日喀则至亚东和日喀则至亚东高等级公路前期工作。吉隆边境经济合作区、日喀则经济开发区、珠峰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园区初步形成规模,提升发展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加快发展桑珠孜区珠峰清洁能源产业示范园区。

中期目标。到2030年,全面融入环喜马拉雅经济合作带,我市成为国家“一带一路”面向南亚开放重要通道上的开放门户和合作前沿,基本建成面向南亚开放的国际物流和贸易中心、旅游经济新高地、文化交流新平台。

远期目标。到2050年,在国家“一带一路”两翼齐飞、安全高效的陆海空战略通道网络全面形成时,我市面向印度、尼泊尔、不丹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全面形成,成为国家“一带一路”的重要支撑区。

二、主要任务

(四)促进重大基础设施互通互联。充分发挥我市区位优势,紧紧抓住国家建设“一带一路”机遇,继续加强交通、能源、物流、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功能配套、安全高效、互联互通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提升基础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

构建综合运输大通道。重点推进拉萨至日喀则机场高等级公路、S514定结县萨尔乡至陈塘镇公路、南木林县S303羊八井至大竹卡公路、G219沿边横向大通道(萨嘎至康马段)、G562线嘎拉至亚东应急保通工程、聂拉木县樟木镇至友谊桥整治工程建设;推进吉隆县G216热索桥重建工程、聂拉木县G318友谊桥恢复重建工程建设;加快推进G4218线拉萨至日喀则至狮泉河、日喀则—吉隆、日喀则—亚东高等级公路,G216线孔唐拉隧道工程前期工作;加大农村公路和国边防公路及边境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争取实现具备条件的乡(镇)和行政村通硬化路。配合推进定日机场前期工作,确保2019年开工建设。加快推进日喀则—吉隆口岸铁路、日喀则—亚东铁路、拉日铁路电气化前期工作。(市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局、日喀则航站分别负责)

完善综合能源体系。继续实施边防部队通大电网供电工程,加快推进藏中电网同阿里电网联网工程建设,积极争取“三区三州”农网改造升级攻坚项目尽快落地实施,确保主电网覆盖18县(区)、97%的人口,基本建成到乡(镇)、到村、到户的配电网络。重点推进拉洛水利枢纽及配套灌区工程、湘河水利枢纽及配套灌区工程,做好德罗水电站并网运行工作,加快推进湘河、桑德、帕孜水电站前期及建设工作。加快实施主城区供暖项目,继续推进岗巴、萨嘎、昂仁、仲巴4县采暖供暖项目。加紧实施一批光伏扶贫项目,积极推广光伏发电配套储能等新技术,鼓励实施光伏复合项目和风电项目,积极开发地热发电项目。加快吉隆成品油出口基地项目建设,开展中尼电网联网工程、拉萨至日喀则油气管道前期工作。(市发展改革委、水利局、住房城乡建设局、扶贫办、珠峰城投公司、国网日喀则供电公司分别负责)

构建综合物流体系。依托拉日铁路、G318线、日喀则机场、拟建定日支线机场等交通通道和重要节点,构建联系内地与南亚市场的物流网络,重点推进日喀则经济开发区物流园区、日喀则火车站物流仓储中心建设;加快推进日喀则出口货物查验场、吉隆口岸保税物流中心、帮兴物流仓储中心、吉隆口岸中药材交易市场等项目建设。搭建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大力推动以公铁联运为主的多式联运促进南亚物流业发展,积极培育3A级以上物流企业,提升物流业组织化程度和现代化水平,构建综合物流服务体系,争取形成联通内地市场和南亚市场的物流网络,推进日喀则加快建设面向南亚开放重要通道上的物流节点和物流中心。加快推进江孜县卡堆乡、聂拉木县门布乡、仲巴县帕羊镇等乡(镇)综合市场和萨嘎县拓展区、聂拉木县亚来乡等农贸市场建设,积极打造城乡共同配送体系,探索城乡一体化共同配送体系建设模式。(市商务局、工业和信息化局、邮政管理局、日喀则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珠峰城投公司分别负责)

加强通讯和信息化保障。继续开展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工作,推进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建设工作,进一步提升村级光缆宽带接入率,完善综合信息网络设施,构建融合宽带、无线、移动等通讯方式的安全高效广覆盖的新一代通信网络,实现全市网络全覆盖,提升信息化基础设施保障能力,深化与尼泊尔的信息通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探索推进智慧日喀则建设,加快推进电子政务外网延伸建设,力争实现市、县(区)、乡(镇)、村4级服务全覆盖;认真落实“互联网+”,积极引进京东等电子商务平台,大力推进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申报工作,加快推进电子商务、农牧区信息化建设,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完善应急通信保障体系,加强应急通信网络建设,加大应急通信装备和物资配置,完善应急通信队伍的建设管理,提升应急通信保障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商务局、科技局、通信管理局分别负责)

(五)壮大开发开放产业支撑。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以提高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围绕珠峰七大产业,积极落实“双创”相关政策,鼓励大学生(中职生)创业创新,重点推进日喀则经济开发区、珠峰文化旅游创意园区和日喀则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提升产业组织化水平,推进产业集群发展。

着力打造支柱产业。围绕提质发展珠峰有机种养加业,大力实施青稞增产行动计划,加大青稞、无公害蔬菜、藏系绵羊、牦牛、藏鸡等产业扶持力度,大力培育藏药材种植产业,建设规范化、规模化药材种植基地,推动资金项目向种养加基地倾斜、龙头企业向农牧业产业园区聚集。围绕提质发展珠峰特色旅游业,改善硬件条件,提高服务质量,切实抓好珠峰景区、萨迦古城、喜马拉雅五条沟等文化旅游项目建设,加快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边境旅游试验区。围绕提质发展珠峰天然饮用水业,坚持天然饮用水产业差异化发展,进一步提高定日珠峰冰川、岗巴西藏神水生产能力,加快推进聂拉木雪域露珠矿泉水投产运营,推动中高端天然矿泉水的生产营销。围绕提质发展珠峰绿色生态业,严格把控生态底线,积极开发林下资源,加大经济林作物种植,引进和发展绿色采选技术,有计划开采以锂为主的扎布耶盐湖矿产、雄村铜矿等优势资源,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及配套产业,推进装配式建筑产业园建设,推动建材业绿色科学规范发展。围绕提质发展珠峰特色手工业,支持民族手工业创新发展,突出“名、优、特、精、新”等特点,巩固传统产业优势,加快打造产业集聚园区和企业,不断提高藏毯、藏香、氆氇、唐卡、民族特需品等特色产业的集聚效应、经济效益。围绕提质发展珠峰清洁能源业,重点推进高比例新能源示范市建设工作,积极推动桑珠孜区“光伏+生态设施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大力推广配套储能等技术应用,加大太阳能、水(电)能、地热能等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开发应用,增加清洁电力供应,加快电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电网电力消纳和外送能力;围绕提质发展珠峰南亚物流业,加快日喀则仓储物流园区、综合保税物流园区和出口商品生产转运基地建设,建设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带动外向型特色产业发展,推动精品特色产品出口。(市发展改革委、农牧局、工业和信息化局、旅游发展委、国土资源局、林业绿化局、商务局、住房城乡建设局分别负责)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积极落实“双创”政策措施,加快“双创”平台建设,鼓励企业吸纳大学生(中职生)就业创业,大力实施“互联网+”行动,推动互联网与产业融合发展,鼓励大学生(中职生)围绕珠峰七大产业创新创业,推进产业业态创新,打造新的产业增长点。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以产业园区为载体、骨干企业为依托、重大项目为支撑,加快推进日喀则经济开发区建设,强化园区功能,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聚集技术、服务、管理、人才等产业发展的要素,吸引一批创新型企业入驻,活跃园区发展氛围;加快推进日喀则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进度,示范引领全市青稞、蔬菜、饲草等产业加快发展;加快珠峰文化旅游创意园区“一馆两中心”项目建设进度,争取风情街及风情餐吧等招商引资项目,打造珠峰体验馆、珠峰运动小镇、自驾车和房车营地等文化旅游产业集群。积极推动雅江中游生态经济长廊建设。大力发展非公经济,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市发展改革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科技局、农牧局、工业和信息化局、工商局、工商联、日喀则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日喀则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委会、珠峰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园区管委会分别负责)

(六)加强对内交流。充分发挥援藏平台和桥梁作用,最大限度发挥好对口支援优势,继续做好经济对口支援协调工作。加强援藏规划引领作用,重点做好民生改善、特色产业培育、基本公共服务和基层组织建设、智力支援、文化交流等重点工作。推动“央企助力富民兴藏”成果落地,争取更多中央企业投资基础设施和新兴产业建设,参与资源开发利用。充分发挥对口支援平台作用,将东部地区资金、技术、人才、营销等优势与我市资源、政策等优势结合起来,在我市相关产业园区和基础条件较好的县(区)建立生产基地,大力发展高原特色产业,逐步形成一种新型的东西部互惠合作关系。充分发挥我市联系南亚和祖国内地的纽带作用,发展通道经济,将日喀则打造成为“面向南亚开放重要通道”上的物流、信息和文化交流的枢纽。密切日喀则市与成渝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等国内经济的联系,缩短祖国内陆与尼泊尔等南亚国家经济交往的时间。(市发展改革委、商务局、农牧局、工业和信息化局分别负责)

(七)扩大对外开放。充分发挥我市沿边区位优势,加强与尼泊尔、印度、不丹的经贸往来,强化日喀则面向南亚开放重要枢纽功能,以建设环喜马拉雅经济合作带为抓手,打造面向尼泊尔、印度、不丹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

完善口岸核心功能。大力提升完善口岸功能,加快吉隆口岸海关监管仓库及货物查验场二期基础设施、吉隆口岸藏胞接待站、吉隆口岸海关应急保障中心、吉隆口岸二线联检查验区基础设施和吉隆口岸停车场项目建设进度;加快建设樟木口岸联检大楼、口岸管委会业务用房维修加固、出入境人员检查机构备勤用房重建、入境货物查验场新建和办公设备配置等项目,科学恢复樟木口岸货运通道功能;加快陈塘口岸出入境检查检验基础设施和里孜口岸国门及联检楼、备勤用房及附属设施建设进度,尽快开工建设陈塘口岸一站式服务中心。积极推进吉隆边境经济合作区申报筹建工作,严格按照《吉隆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总体规划》五大产业功能区布局,加强招商引资力度,推动吉隆边境经济合作区向跨境经济合作区发展。(市商务局、财政局、发展改革委、吉隆口岸管委会、聂拉木口岸管委会分别负责)

加强边境贸易合作。积极推进吉隆县汝村边贸点、定日县曲当乡和亚东阿桑边贸市场建设,提升边贸基础设施,促进边民互市贸易发展,加快亚东帕里和朗果中不边贸市场、萨嘎土巴荣边贸市场、仲巴欧姆丁丁边贸市场、定结日屋镇热嘎和旺布拉互市点边贸综合服务站项目前期工作,加快亚东阿桑边贸通道、康马县涅如瓦吉拉通道、定结县日屋车布达拉通道、定日县岗嘎兰巴拉通道、吉隆县贡当拉青通道、仲巴县玛永拉通道等边贸通道项目前期工作进度,争取项目早日落地实施。大力支持传统边境小额贸易企业发展成为外贸综合服务企业,支持企业参加“藏博会”“藏尼经贸洽谈会”等投资洽谈会,培育综合竞争新优势。搭建政府公共服务平台,探索推进跨境电子商务、市场采购贸易等外贸新业态,支持企业在边境口岸依托边贸市场等建设“边贸仓”。(市商务局、发展改革委分别负责)

推动文化旅游交流。加快推进珠峰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园区建设,促进国内国际要素有序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深化跨喜马拉雅旅游目的地合作,参与建设喜马拉雅国际旅游精品线路。积极融入冈底斯国际旅游合作区,建设亚东、樟木、吉隆、陈塘、日屋、里孜等边境口岸城镇。大力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打造一批具有后藏特色和艺术品质的对外文化交流合作项目,提升日喀则文化国际知名度与影响力。建立文化交流资源库,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文艺演出等民族文化交流项目。(珠峰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园区管委会、市文化局、住房城乡建设局、旅游发展委分别负责)

(八)建设生态文明高地

严格落实生态环保政策。统筹考虑自然生态整体性和系统性,制定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分布方案,完成全市生态红线勘界定标。加快推进《青藏高原区域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规划》实施,积极推进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加强江河源头区、草原、湖泊、湿地、天然林、水生态和地质遗迹保护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严格落实环保约束性指标计划,强化城镇燃煤烟尘污染治理、机动车污染防治、良好水体保护、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土壤环境质量调查和评估等重点工作。加强监督考核,制定并落实日喀则市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实施细则。(市环境保护局、水利局、林业绿化局、国土资源局分别负责)

全面提升生态环保服务。严格执行行业准入条件和环境准入标准,落实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度。强化战略和规划环评引领作用以及环评刚性约束,严格执行矿产开发自治区政府“一支笔”审批制度。严格环境风险预警预案管理,强化饮用水水源地、有毒有害气体、核安全等风险预警。加强突发环境事故应急处置和风险防控与应急基础能力。继续加大危险废物安全处置、化学品环境风险防控等工作。(市环境保护局、国土资源局、水利局分别负责)

建立环保开放共享平台。加快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污染源排放、环境应急、电子政务等环境大数据资源互联共享、动态更新和公开发布。建立生态环境监测信息统一发布机制,全面推进大气、水、土壤等生态环境以及排污单位环境信息公开,推进生态环境大数据开放共享。(市环境保护局、国土资源局、水利局分别负责)

三、保障措施

(九)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以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市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发展改革委,负责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具体工作。市相关部门要结合各自工作职能,根据本意见要求,细化并推进合作重点任务。要把中央的战略规划、自治区的实施方案与日喀则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把分管领域的合作任务落到实处。各县(区)各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通力合作,抓紧实施优先推进项目,全面落实各项任务。(市相关部门分别负责)

(十)加大安全保障。加强对“一带一路”周边国家重要风险点监测,提升应对重大境外风险和妥善处置突发安全事件能力。加大对外网络情报收集和舆情反制管控力度,制定和完善打击网络违法犯罪、处置突发网络事件等工作预案和机制,及时发现和妥善处理突发网络安全事件。积极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反恐、打击跨国犯罪、境外追逃、海外利益保护等领域的务实合作,提高公安机关打击涉恐、跨国犯罪以及反腐追逃、处置涉外突发事件的实战能力。探索建立边检口岸“管控动态形势分析”“证件研究预警快报”等制度,有效防范和打击各类口岸违法犯罪活动。(市委政法委、市公安局、安全局分别负责)

(十一)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积极开展电子口岸和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推进口岸查验单位一次性联合检查监管模式,实现海关监管环节的前推后移,推动人员、货物、资金在口岸区域自由便捷流转。推行边民出入境自助服务建设,在吉隆等有条件的口岸建设边民自助通关通道。探索建立“清单管理、分类监管、集中查验、快速核放、质量追溯”的检验检疫监管制度。扩大投资贸易便利化。引导和支持企业争取国家进口贴息政策,重点支持先进设备、先进技术进口。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对符合产业政策、对经济发展带动作用强的项目,在项目审批、核准、备案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市商务局、发展改革委、财政局、外侨办、公安局、日喀则海关、吉隆海关分别负责)

(十二)做好宣传引导。建立健全全方位融入国家“一带一路”的舆论引导机制,做好新闻宣传。对内要加强媒体指导,把握好宣传尺度和节奏,准确阐释“一带一路”的战略内涵和重大意义,营造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和支持“一带一路”建设的良好氛围。对外通过各种渠道和场合,突出宣介“一带一路”的核心理念,强调“一带一路”的开放性、包容性,欢迎各方参与,促进地区和平发展和繁荣。(市委宣传部、市新闻出版广电局负责)

 

附件:日喀则市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2018年11月28日        

 

附件

日喀则市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为推进全市“一带一路”建设,经市人民政府同意,成立日喀则市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其组成人员如下:

组   长:刘 虎 山  市委副书记、市长

副组长:姜 国 杰  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

              甘 立 泉  市政府副市长

              邓 江 陵  市政府副市长       

              冯 小 义  市政府副市长、秘书长

              刘 树 洪  日喀则军分区副政委

              格     列  日喀则公安边防支队支队长

              丹     增  自治区安全厅副巡视员、市安全局局长

成   员:陈      锋  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

             索      旺  市教育局局长

            德吉秧宗  市科技局局长

             陈 小 和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

             旺      堆  市民宗局局长

            尼玛次仁  市公安局局长

            刘 志 远   市财政局局长

            普布石达  市国土资源局局长

            叶 瀛 舟   市城乡规划局局长

            陈 明 祥   市环境保护局局长

            拉     欧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局长

            顿     珠   市交通运输局局长

            普     穷   市水利局局长

           索朗旺堆  市农牧局局长

           次      旦   市林业绿化局党组书记

           强巴丁真   市商务局局长

           旺      堆   市文化局局长

           高 起 森   市卫生计生委党组书记

           吴 焕 民   市旅游发展委主任

           阿旺德吉  市外侨办主任

           代 晓 明   市国资委主任

           宋 崇 银   市政府法制办主任

           韦 卫 东   市质监局局长

           盖 法 奎   市新闻出版广电局局长

           塔     杰   市安全监管局局长

           周 益 萍   日喀则海关关长

           杨     飞   吉隆海关关长

           新     功   聂拉木海关关长

          次旺占堆  市通信监管办负责人

           蔡 宜 伦  市邮政管理局局长

           魏 圣 吉  人行日喀则市中心支行行长

           陈      利  国网日喀则供电公司总经理

           邱 东 军  珠峰城投公司总经理

          拉巴次仁  日喀则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

          普布顿珠  日喀则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委会副主任

          杨 怀 广  珠峰文化创意园区管委会资金办副主任

         拉巴次仁  聂拉木口岸管委会主任

         各县(区)人民政府县(区)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发展改革委,办公室主任由陈锋同志兼任。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和协调推进市“一带一路”建设相关工作,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办公室负责领导小组日常工作,协调市职能部门做好我市“一带一路”建设相关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有变动,由其所在单位接任领导自然替补,不再另行发文。

文字解读:《日喀则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意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