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拉木县江岗村:“小积分”汇聚“大能量”

来源:日喀则日报
浏览人数:0
日期:2025-04-09 10:29

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如何破解基层治理中群众参与度低、公共服务半径大的难题?

怎样激发农牧民参与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日喀则市聂拉木县聂拉木镇江岗村在驻村工作队(自治区科技厅派驻)帮助下,用“村级事务积分制”给出了完美答卷——

这个边境村通过把38项治理指标转化为可量化的积分体系,以家庭作为基本组织单位,携手双联户形成联动机制,并积极动员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我要积分”成为村党群服务中心最动听的和声。

目前,该村环境整洁率达98%,矛盾纠纷化解率达到100%。

江岗村第一书记塔杰介绍,近年来,江岗村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核心作用,在镇党委、驻村工作队的指导下,多次组织研究讨论,广泛征求各界意见建议,立足实际构建了“1+5+38+N”积分治理体系,力求使积分制既能有效激发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又能精准反映村民的实际贡献与村庄的发展需求。

其中,“1”指的是由村党支部引领的积分评议小组,作为整个体系的核心,负责统筹规划与监督执行,确保治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5”大类积分内容广泛覆盖爱党爱国、宗教事务管理、平安建设、乡村振兴及移风易俗内容,旨在全面提升乡村治理的综合性与针对性。爱党爱国积分鼓励村民积极参与党组织活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宗教事务管理积分则侧重于引导村民正确理解和遵守宗教政策,理性对待宗教;平安建设积分旨在增强村民的安全意识,促进乡村社会稳定;乡村振兴积分激励村民参与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移风易俗积分则倡导文明新风,摒弃不良习俗。

“38”项基础指标是对上述五大类内容的进一步细化与量化,每一项都精准对应乡村治理中的具体痛点与难点,如环境卫生整治、公共设施维护、邻里和睦等,确保治理措施能够精准施策、见到实效。

“N”项动态调整指标则体现了治理体系的灵活性与响应速度。根据村民的实际需求与乡村发展的新情况,进一步调整和完善积分指标内容,及时响应群众诉求,增强村民的参与感与满意度。

常抓才能长治,常态才能长效。为确保积分制能够持续有效地运行,江岗村在经费筹措与管理上采取了多元化、可持续的策略,并遵循“党建引领、驻村辅助为主,村集体经济组织补充,社会组织及企业捐赠为重要支撑”的原则。2024年度,江岗村积分超市累计从村党建经费、村集体资金等渠道筹募9万元,支撑起积分超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日常运营以及兑换物资,为积分制的长期稳定运行奠定经济基础。此外,江岗村还设立红黑榜制度,通过对村民的积分进行定期统计与公示,表彰先进,帮助后进,营造更加积极向上的氛围。

记者了解到,在江岗村,积分不仅能够在积分兑换超市里换取到琳琅满目的日常生活用品,还可以从村合作社里兑换到农业生产所需的农机具等生产物资,满足不同家庭的生活和生产需求。积分兑换超市还特别设置商品需求反馈栏,村委会收到反馈后,会及时进行统计、规划、采购,办好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

“通过积分制管理,极大地激发了村民参与乡村治理和公共事务的热情。”塔杰说,“村民为了获得更多的积分,纷纷投身到环境整治、志愿服务等活动中来,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与此同时,这一制度还极大地促进村级组织与村民之间的紧密联系和有效沟通,加深大家对村级组织的认识和信任,增强了对集体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塔杰表示,未来,江岗村将继续深化积分制管理实践,不断探索和创新乡村治理新方式,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