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喀则:建好日间照料中心 守护老年人的幸福

来源:日喀则日报
浏览人数:0
日期:2024-01-19 10:12

日喀则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龄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把加强养老服务保障作为基本民生工程,探索“家门口幸福养老”模式,打造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托起幸福“夕阳红”。

加强阵地建设,建好老年人的幸福驿站

把养老服务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依托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以老年人现实需求为导向,建立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室)、农村幸福院131个,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助餐就餐、健康保健、文化娱乐等综合养老服务,促进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南木林县立足人口大县的实际,投资600余万元,建设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整合现有资源,配齐配全艾玛乡吉热村、卡孜乡普星村、藏雄村、多角乡色雄村4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日间照料中心基础设施,为60岁以上的高龄、空巢、独居且有生活自理能力的老年人提供日托看护、调理膳食、医疗保健、午休照料、社交活动等综合性服务。吉隆县不断完善村居养老服务设施,投入900万元在萨勒乡萨勒村、贡当乡贡当村、差那乡乃龙村3个行政村建设农村幸福院,县级财政每年投入60万元作为人员工资和运行经费,为农村幸福院运行提供资金保障。康马县把完善“一老一小”服务作为实施“民生服务大提升行动”的重要抓手,投资939.45万元,在康马镇德吉林村、南尼乡楚嘎村等5个行政村打造集托幼育幼、社区养老、日间照料、健康管理于一体的“红色幸福驿站”(日间照料室),构建便民服务“百步生活圈”,促进幼有善育、老有颐养。

优化服务功能,托起老年人的幸福晚年

紧紧围绕老年人身心健康和生活需要,不断优化日间照料中心服务功能,配备完善设施,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质量,积极组织适合老年人的文体活动,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让老年人不仅“养老”更“享老”。江孜县紧贴老年人所需所盼,对日间照料中心进行升级改造,内设日间休息室、休闲娱乐室、健身康复室、图书预览室、观影室、餐厅等,让更多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贴心的养老服务。定日县根据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运行需要,解决运行经费43万元,配备管理人员、厨师、工作人员,并为日托老年人建立“一人一档”,与监护人签订日间照料协议,不仅保障了易地搬迁点老年人的日间生活,又让外出务工的年轻人减少了后顾之忧,运营以来,累计服务近2500人次。仁布县在日间照料中心和农村幸福院开展老年人健康知识宣传,与诊所签订服务协议,为老年人提供必要的疾病诊断、物理体检、情绪疏导、精神抚慰等服务,对60岁以上低保、分散特困、脱贫、残疾、民政部门核定的低收入老年人减免10%医疗费用,其他老年人减免3%。亚东县与助老爱心餐厅签订政府购买协议,在餐厅门口悬挂统一标识,在餐厅醒目位置公布服务项目、收费及补贴标准、服务承诺和助餐电话等,方便群众了解情况,接受社会监督。昂仁县民政局成立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运行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一支由3名助老管理人员、13名助老兼职服务人员、8名党员和青年志愿者组成的志愿服务队伍,明确工作职责,每周三、周五安排志愿者与老人们一起健身、拉家常、开展文体活动等,让老年人在日间照料中心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和幸福。拉孜、昂仁、吉隆等县以日间照料中心为平台,组织开展以“爱在重阳·情暖夕阳”为主题的“敬老月”系列活动、“服务暖人心·活动添乐趣”文体活动、“相伴夕阳红·情暖老人心”暖冬关爱行动等,关心老年人身心健康,丰富老年人晚年生活。

动员社会参与,营造孝亲敬老浓厚氛围

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积极开展老年人政策宣传宣讲活动,组织动员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党员干部、志愿者等社会各界力量关心关注老年人,让尊老、敬老、爱老、助老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桑珠孜区委托社会公益组织乐善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试点运行日间照料中心。江孜县动员各级机关、党员干部、驻地官兵、医护人员、学校师生、爱心企业等为集中特困老年人及周边老年人开展送医送药、政策宣讲、慰问帮扶、文艺表演、助餐、理发等志愿服务20余次,惠及老年人1000余人次。南木林县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党员“双报到”、“我为群众办实事”、党员志愿服务活动等,开展“帮扶式”服务,走访慰问61人次、发放慰问金2.4万元,为130多位老年人免费提供量血压、测血糖等服务,切实把为老年人做好事、办实事落到实处。拉孜县民政局以“部门联动+组织参与+志愿服务”的形式,定期在日间照料中心开展“从头开始,服务向老”志愿助老活动,组织志愿者为老年人免费提供洗头、理发、修剪指甲等服务,邀请西藏自治区健康教育志愿者为老年人开展心理健康辅导,为老年人办好贴心“小事”,提供暖心服务。吉隆县民政局联合县委组织部、县医保局、宗嘎镇等单位开展“暖人心·助老就餐服务”主题宣传活动,通过讲解服务目标、服务对象、补助标准等内容,提升老年人对助餐服务的知晓率,营造关心关爱老年人的浓厚氛围。康马县康马镇德吉林村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关爱“一老一小”服务,探索“村级投一点、政府补一点、慈善捐一点”的模式,整合资金22.2万元建设“红色幸福驿站”,配备高原弥散式供氧设备,提供免费早餐,为搬迁点老人和小孩提供日间照料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