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喀则:“积”出新生活 “治”出新风貌

来源:日喀则日报
浏览人数:0
日期:2024-01-08 11:36

日喀则市在主题教育中积极推进树立农牧民新风貌行动,创新工作方法、丰富活动载体、用好试点经验,以“小积分”推动“大治理”,积极提升农牧区文明程度、提高农牧民综合素质、养成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农牧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抓试点,总结推广试点经验。日喀则在总结提炼试点经验做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方法、探索模式、丰富载体,抓好抓实“积分制”平台建设,以“小积分”推动“大治理”,着力在全市500个试点村居实现“积分制”全覆盖,“树文明新风、改陈规陋习、建村规民约、兴优秀文化、美村容村貌”五项重点任务进一步落细落实。

抓机制,因地制宜健全制度。各县区围绕树立农牧民新风貌行动工作要求,积极对标对表,认真指导乡镇、村居完善积分评价管理体系,将乡村治理相关事项量化为积分指标,500个试点村居均制定了符合自身实际的积分评价管理办法,确保推行积分制有章可循。

抓管理,规范日常运行体系。建立健全县级统筹、乡镇协作、村组自治的积分制管理运行体系,充分发挥村居“两委”班子、驻村工作队、“双联户长”等作用,由村居“两委”牵头开展积分评定和管理,建立农户积分档案和台账。部分试点村还成立专门积分评定管理组织,结合实际每月、每季度对积分进行审核认定,定期通过村务公开栏、村民大会等进行公开公示,主动征求群众意见建议,自觉接受农牧民群众的监督。

抓奖罚,强化积分结果运用。全市各县区坚持以精神激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充分运用“红黑榜”,进一步激发农牧民群众参与“积分制”的热情,提升农牧民群众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积分靠前和上“红榜”农户,可优先参与“五美家庭”“五星户”“文明家庭”等评优评先,并在年底授予“出彩人家”等称号。

抓亮点,选树突出先进典型。全市各试点单位充分发挥群众首创精神,创造性形成各具特色的积分机制,得到农牧民群众普遍认可和欢迎,“积分制”正潜移默化影响农牧民群众生产生活。拉孜县锡钦乡制定树立新风貌“9+1星”红黑榜管理办法,一月一评定、一季一兑换、一年一表彰。扎西岗乡顿珠顶村运用红榜奖金不断激励先进家庭、黑榜警告持续鞭策后进对象,一种“积分是暂时的、习惯是永久的”观念深入农牧民群众心中。白朗县旺丹乡桑巴村将星级农户创建与“积分制”“红黑榜”结合起来,出台执行星级农户创建积分考核细则,按期贴榜公布党员和群众积分情况,利用村级党建经费和驻村经费充实积分超市,吸引群众积极参与。亚东县下亚东乡庞达村进一步细化充实“分值制”内涵,网格中心主任、网格长、网格员、双联户长、村民层层落实执行“积分制”,每月召开群众大会通报记分结果,村民表现优秀则网格层层加分、违反规定则网格层层减分,推动实现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江孜县江热乡班觉伦布村率先入驻农业农村部“村级事务管理平台”APP,村规民约、积分规则、评议规则、积分公示、积分看板等通过微信平台一目了然,进一步提升乡村治理组织效率,通过探索数字化乡村治理新模式,助推新风貌行动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