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县“三项措施”深化对外开放融合行动

来源:日喀则日报
浏览人数:0
日期:2023-12-05 10:19

自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吉隆县以“实施深化对外开放融合行动”为抓手,把推进“两区”建设同开展主题教育深度融合,以三项措施狠抓开放融合的力度、广度、深度,提升对外开放融合行动质效。

握牢组织引领“方向盘”

设立国门党建一体化大党委、口岸发展联村党委、口岸功能型联合党支部、6个镇辖乡村党校(百姓讲堂)和5个国门党员服务驿站(党建会客厅),深入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坚持“资源共享、条块融合、服务联动、优势互补、共建共驻”工作原则,常态化开展“国门党建+”系列活动,畅通军民融合发展的实践渠道。

组织地域相邻、产业相辅、优势互补的吉隆社区、帮兴社区和冲堆村3个党支部成立口岸“联村党委”,研究讨论口岸维护稳定、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等重点工作,通过组织联建、发展联动、治理联抓方式,变小支部“单打独斗”为大党委“协同作战”。

把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作为“书记项目”抓紧抓实,按照“规模适度、界限清晰、无缝覆盖”的原则划分网格,制定网格化服务管理制度,推动28名机关干部、在职党员等工作力量下沉网格,7名片区民警、法律顾问等共建力量进驻网格,126名志愿者、专干等辅助力量深入网格,开展政策宣讲30余场次、安全隐患排查40余场次、群众接待服务300余场次、处理矛盾纠纷6起、信访事项1件,有力推动边境安全稳定、口岸繁荣发展。

抬升边境建设“标尺线”

按照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空间架构和主体功能要求,以边合区总体规划为基础,围绕“五年打基础、十年大变化、十五年上水平”的发展目标,以绿色发展为核心,编制完成《吉隆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全力推动“两区”申报建设取得新进展、迈出新步伐,努力实现更高水平、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为推动吉隆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以项目建设牵引有效投资,以有效投资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谋划抓好吉隆口岸医院提升改造、边合区帮兴物流园区市政道路、帮兴污水处理及收集系统、中尼进出口产业园区设施、中尼进出口产业园区污水处理系统建设等5个项目;加快推进边合区核心区市政道路、帮兴垃圾处理设施、边合区边贸综合服务中心、中尼进出口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吉隆口岸公共租赁房、吉隆口岸果蔬类进口海关指定监管场所、边合区美多当仟河道治理等项目建设,全力推动项目建设各环节全面提速增效。

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吉隆城镇规划建设的决策部署,对边合区8.55平方公里建设范围可利用土地、建筑物情况开展全面摸底排查,形成12个地块用地统计图,摸排宅基地166.5亩、耕地面积2683亩,自建房438座、公共用房122座,完成边合区地类分析矢量数据汇总,着力推进城镇建设提质增效。

注入融合发展“原动力”

打造体制机制改革先行区、创建富民强边特色示范区、建设宜业宜居美丽边城和生态文明高地等重点任务,持续推动“两区”建设与边贸物流、文化旅游、农林产业深度融合,探索打造“基础设施+产业园区+产能合作”的发展模式,推动吉隆口岸由“通道经济”“过路经济”向集外贸、物流、加工、仓储、旅游、购物为一体的“口岸经济”转变,努力实现“岸产城”融合发展。

用好用足支持边合区发展的配套政策,研究出台差异化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外贸进出口奖补政策等,组建规划人才智库联盟,成立区情调研基地,完成吉隆跨境旅游合作区规划编制,申报热玛4A级旅游景区,改造完工吉甫特色民宿,着力推动跨境旅游合作发展。

把招商引资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组织上门招商8次、电话招商60余次、以商招商2次,到位资金2亿元,招商引资工作打开新局面、取得新突破。今年来,吉隆口岸完成外贸进出口4.64万吨,货值21.37亿元,同比增长42.85%、69.32%,边贸市场进驻商户40余家,贸易额达2780万元。